操作系统学习笔记(四)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
文件之间应该如何被组织起来(目录结构)
文件应如何存放在外存中(文件的物理结构)
操作系统如何管理外存中的空闲块(存储空间的管理)
操作系统需要提供的其他文件管理功能
文件共享:使多个用户可以共享使用一个文件
文件保护:如何保证不同的用户对文件有不同的操作权限
初识文件管理
文件的定义
文件:创建者所定义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
记录:一组数据项的集合,用于描述—个对象在某方面的属性
数据项:数据项是文件系统中最低级的数据组织形式
基本数据项:用于描述一个对象的某种属性的一个值
组合数据项:多个基本数据项组成
文件是以计算机硬盘为载体的存储在计算机上的信息集合,文件可以是文本文档、图片、程序等
系统运行时,计算机以进程为基本单位进行资源的调度和分配
在用户输入输出时,以文件为基本单位
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用于实现文件的权限访问,修改,查询和保存等功能
文件的属性
文件名、标识符、类型、位置、大小、保护信息…文件内部应该如何被组织起来(文件的逻辑结构)
名称:文件名称唯一,以容易读取的形式保存
标识符:文件的唯一标签,通常为数字,是对人不可读的一种内部名称
类型:被支持的不同类型的文件系统所使用
位置:指向设备和设备上文件的指针
大小:文件当前的大小,包含文件允许的最大值
保护:对文件进行保护的访问控制信息
时间、日期和用户标识:文件创建、修改和上次访问的相关信息,用于保护和跟踪文件的使用
文件的逻辑结构
有结构文件:相似的记录组成(记录式文件)
无结构式文件:字符流组成(流式文件)
无结构式文件
最简单的文件组织形式
将数据按照顺序组织记录并积累、保存、是有序相关信息项的集合
由于其没有结构,所以只能采用穷举搜索
管理简单,方便用户对其操作
基本信息单位操作不多的文件适合采用字符流的无结构方式
有结构文件
顺序文件
文件的记录是一个接一个排列,记录通常是定长的,可以顺序存储或者链表存储
批量处理时,顺序文件的效率是所有逻辑文件中效率最高的
但是增删改查操作比较困难
索引文件
定长记录文件
按照公式A= iL可以直接得到文件地址(第i条记录,L是文件长度)
*变长记录文件
查找前i-1条记录后,才能查找第i条记录
通过建立索引表后可以有效提高查找速度
索引顺序文件
顺序和索引两种组织形式的结合。
索引文件将顺序文件中的所有记录分成若干组,为顺序文件建立起一张索引表,在索引表中为每组中的第一条记录建立一个索引项,其中含有该记录得关键字值和指向该记录的指针
索引顺序文件提高了查找效率,但是索引表也占用了存储空间
直接文件或散列文件
给定记录的键值或通过散列函数转换的键值直接决定记录的物理地址
这种映射结构不同于顺序文件或者索引文件,没有顺序的特性
文件目录
包含有关文件的信息,比如属性、位置和所有权等
文件控制块(FCB)
用来存放控制文件需要的各种信息的数据结构,实现“按名存取”。
包含信息
基本信息:文件名,文件的物理位置,逻辑结构、物理结构等
存取控制信息:文件存取权限
使用信息:文件建立时间修改时间
索引节点
检索目录文件时,不需要将文件调入内存,只是查找其目录项,文件的描述信息单独形成为索引节点的数据结构
磁盘索引节点
文件主标识符:拥有该文件的个人或小组的标识符
文件类型:普通文件、目录文件、特别文件
文件存取权限:各类用户对该文件的存取权限
文件物理地址:每个索引节点中含有13个地址项,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给出数据文件所在盘块的编号文件长度:字节为单位
文件链接计数:本文件系统中所有指向该文件的文件名的指针计数
文件存取时间:文件最近被进程存取,修改以及索引节点最近被修改的时间
文件打开后内存索引节点增加的内容
索引结点编号:用于标识内存索引节点
状态:指示i节点是否被上锁或者被修改
访问计数:每当有一个进程要访问此i结点时,计数加1,访问结束减1_逻辑设备号:文件所属文件系统的逻辑设备号
链接指针:设置分别指向空闲雠表和散列队列的指针
目录结构分类
单机目录结构
整个文件系统只建立一张目录表,每个文件占一个目录项
优点:实现了按名存取
缺点∶查找速度慢,文件不允许重名,不便于文件共享,不适用于多用户的操作系统
两级目录结构
将文件分为主目录和用户目录,主目录记录用户名及相应用户文件目录所在的存储位置,用户目录项记录该用户文件的FCB信息。
优点:解决了不同用户文件重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文件的安全
缺点:缺乏灵活性,不能对文件分类
多级目录结构
将两级目录结构的层次关系加以推广,就形成了多级目录结构,即树形目录结构进程对各文件的访问都是相对于当前目录进行的
优点:有效的对文件进行分类,文件结构层次清晰,能够有效的进行文件管理和保护
缺点∶按照路径名访问中间结点,增加了磁盘访问次数,降低了查询速度
无环图目录结构
在树形目录结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指向同一结点的有向边,使整个目录称为一个有向无环图。
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名指向同一个文件
优点:有利于实现文件共享
文件的物理结构
文件分配方式
连续分配
每个文件在磁盘上占有一组连续的块,磁盘地址定义了磁盘上的一个线性排序。访存1次
优点:实现简单,存取速度快,使得访问磁盘需要的寻道数和寻道时间最小
缺点:文件长度不宜动态的增加,会产生外部碎片
链接分配
采用离散分配方式,提高了磁盘空间利用率
消除了外部碎片
访存n次
磁盘块分布在磁盘的任何地方,除最后一个盘块,其他盘块都有指向下一个盘块的指针
隐式链接
优点∶不会有碎片问题,外存利用率高缺点:不能直接访问稳定性存在问题
把用于链接文件各物理块的指针,从每个物理块的末尾提取出来,显示的存放在内存的一张连接表中。整个磁盘设置一张显示链接
优点:显著的提高检索速度,减少了访问磁盘次数缺点:文件分配表的需要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
索引分配
索引分配解决了链接分配不能直接访问的问题,支持随机访问
m级要访存m+1次
优化机制
链接方案:一个索引块通常为一个磁盘块,为了处理大文件,可以将多个索引块链接起来
多层索引:第一层索引块指向第二层索引块,第二层索引块,指向文件块
混合索引系统既采用直接地址有采用单级索引分配方式或者两级索引分配方式
逻辑结构VS物理结构
逻辑结构
用户(文件创建者)的视角看到的亚子
在用户看来,整个文件占用连续的逻辑地址空间
文件内部的信息组织完全由用户自己决定,操作系统并不关心
物理结构
由操作系统决定文件采用什么物理结构存储
操作系统负责将逻辑地址转变为(逻辑块号,块内偏移量)的形式,并负责实现逻辑块号到物理块号的映射
文件的基本操作
(create、delete、open、close、read、write系统调用)
创建文件
文件系统为文件找到空间
目录中为文件创建条目,该条目记录文件名称、在文件系统中的位置以及其他可能的信息
写文件
执行系统调用,指明文件名称和写入内容,查找文件位置,为该文件维护一个写位置的指针,当发生写操作的时候更新写指针
读文件
执行系统调用,指出文件名称和文件位置,搜索目录项,系统维护一个读指针,发生读操作就对该指针进行更新
文件重定位(文件寻址)
按照某种条件搜索目录,将当前文件位置设为定值。并且不会读、写文件
删除文件
搜索目录,找到文件的目录项,使其变为空项,然后回收目标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
截断文件
允许文件的所有属性不变,并删除文件内容,即将其长度设为0并释放其空间
关闭文件
将进程打开文件表中的相应表项删除
系统打开文件表的打开计数器减1,若打开计数器为0,则删除系统表的表项
打开文件
将目录项中的信息复制到内存中的打开文件表中,并将打开文件表的索引号返回给用户
打开文件之后,对文件的操作不再需要每次都查询目录,可以根据内存中的打开文件表进行操作
每个进程有自己的打开文件表,系统中也有一张总的打开文件表
进程打开文件表中特有的属性:读写指针、访问权限(只读?读写?)
系统打开文件表中特有的属性:打开计数器(有多少个进程打开了该文件)
open请求
首次使用文件,会调用open请求指明文件的属性(包括其物理位置)从外存复制到内存打开文件表的一个表目中,并将该表目的编号(索引)返回给用户;
操作open会根据文件名搜索目录,并将目录条目复制到打开文件
调用open请求(创建、只读、读写、添加等)得到允许,进程就可以打开文件,open会返回一个指向打开文件表中的一个条目的指针
通过使用该指针进行I/O操作,简化步骤并节省资源
文件关联信息
文件指针:系统跟踪上次的读写位置作为当前文件位置的指针,这种指针对于打开文件的某个进程来说是唯一的,因此必须与磁盘文件属性分开保存
文件打开计数:文件关闭时,必须重用其打开文件表条目,否则表内空间会不够用,计数器为0关闭文件,删除该条目
文件磁盘位置:该信息存储在内存放,以免每个操作都要从磁盘中读取
访问权限:每个进程打开文件都需要一个访问模式(创建、只读、读写、添加等)。该信息保存在进程打开的文件表中,以便操作系统能够允许或拒绝之后的I/O请求
文件存储空间管理
文件存储在一个文件卷中,文件卷可以是物理盘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整个物理盘
在一个文件卷中,文件数据信息的(文件区)和存放文件控制信息FCB的空间是分离的
文件存储设备分成许多大小相同的物理块,以块为单位交换信息
文件存储设备管理的实质是对空闲块的组织和管理,包括空闲块的组织、分配与回收等问题
空闲表法
属于连续分配方式,系统为空闲区建立一张空闲盘块表,每个空闲区第一个盘块号,该区的空闲盘块数等信息。
空闲链表法
将所有的空闲盘区拉成一条空闲链,根据构成链所有的基本元素不同,可以把链表分成两种形式
空闲盘块链:将磁盘上所有空闲空间以盘块为单位拉成一条链
空闲盘区链:将磁盘上所有空闲盘区拉成一条链
位示图法
采用二进制的一位来表示一个盘块的使用情况,磁盘上所有的盘块都有一个二进制位与之对应
i行j列
盘块的分配
计算公式: b = n(i-1)+j
盘块的回收
i = ( b-1) DIV n + 1
j = (b-1)MOD n+ 1
成组链接法
UNIX使用,结合了空闲表和空闲链表法克服了表太大的缺点
把顺序的n个空闲扇区地址保存在第一个空闲扇区内,其后一个空闲扇区内则保存另一顺序空闲扇区的地址
文件共享
基于索引节点的共享方式(硬链接)
文件目录中只没置文件名及指向相应索引节点的指针,在索引节点中还有一个链接计数conut,用于表示链接到本索引节点(即文件)上的用户目录项的数目。
硬链接是多个指针指向─个索引结点,保证只要还有一个指针指向索引节点,索引节点就不能制除
优点:硬链接的查找速度要比软链接快
利用符号链实现共享方式(软链接)
快捷方式
B用户共享A用户的文件F时候,系统创建一个LINK类型的新文件,也取名F,然后将文件F写入用户B的目录中,但是新文件中知识含有被缆接文件F的略径名
软链接就是把到达共享文件的路径记录下来,当要访问文件时,根据路径寻找文件
优点∶网络共享只需要提供该文件所在机器的网络地址及该机器中的文件路径
缺点∶由于是根据文件路径名查找文件,因此会增加时间开销并且增加了启动磁盘的频率,同时符号储的索引节点也会耗费一定的硬盘空间
文件保护
为了防止文件共享导致文件被破坏或者未经允许修改、窃取或者存取文件,文件系统必须控制用户对文件的存取,解决对文件的读、写、执行的许可问题
口令保护
口令:用户请求访问时需要提供相应的口令
优点:时间和空间开销不多
缺点:口令直接存储在系统内部不安全
加密保护
密码:用户对文件进行加密,用户访问需要秘钥解密
优点:保密性强。节省了存储空间
缺点:加密和解密需要花费一定时间
访问控制
根据用户身份进行控制,为每个文件和目录增加一个访问控制列表,规定每个用户名及其所允许的访问类型
优点:可以使用复杂的访问方法
缺点:长度无法预计且可能导致复杂空间管理
访问类型
读、写、执行、添加、删除、列表清单(列出文件名和属性名)
还可以对文件重命名、复制、编辑等加以控制
精简访问列表
拥有者:创建文件的用户
组:一组需要共享文件且具有类似访问的用户
其他:系统内的所有其他用户
口令和密码都是防止文件被他人存取或者窃取,没有控制用户对文件的访问类型
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
文件系统实例
磁盘管理
磁盘的结构
磁盘、磁道、扇区的概念
磁盘的表面由一些磁性物质组成,可以用这些磁性物质来记录二进制数据
磁盘表面上的数据存储在一组同心圆中,称为磁道
一个磁道又被划分成一个个扇区,每个扇区就是一个“磁盘块”。各个扇区存放的数据量相同(如1KB)
最内侧磁道上的扇区面积最小,因此数据密度最大
如何在磁盘中读/写数据
需要把“磁头”移动到想要读/写的扇区所在的磁道。磁盘会转起来,让目标扇区从磁头下面划过,才能完成对扇区的读/写操作
盘面、柱面的概念
磁盘的物理地址
可用(柱面号,盘面号,扇区号)来定位任意一个“磁盘块”。
磁盘的分类
磁头是否可移动
固定头磁盘∶磁头相对于盘片的径向方向固定
活动头磁盘:每个磁道一个磁头,磁头可以移动
盘片是否可更换
固定盘磁盘∶磁头臂可以来回伸缩定位磁道,磁盘永久固定在磁盘驱动器内
可换盘磁盘∶可以移动和替换
磁盘调度算法
读写时间组成
寻找时间(寻道时间)TS:在读/写数据前,将磁头移动到指定磁道所花的时间。
①启动磁头臂是需要时间的。假设耗时为s;
②移动磁头也是需要时间的。假设磁头匀速移动,每跨越一个磁道耗时为m,总共需要跨越n条磁道。则:寻道时间TS = s + m*n
延迟时间TR:通过旋转磁盘,使磁头定位到目标扇区所需要的时间。
设磁盘转速为r(单位:转/秒,或转/分),则平均所需的延迟时间TR = (1/2)*(1/r) = 1/2r
传输时间Tt:从磁盘读出或向磁盘写入数据所经历的时间,假设磁盘转速为r,此次读/写的字节数为b,每个磁道上的字节数为N。则:传输时间Tt = (1/r) * (b/N) = b/(rN)
先来先服务(FCFS)
按照进程请求访问磁盘的先后顺序进行调度
优点:公平实现简单
缺点:适用于少量进程访问,如果进程过多算法更倾向于随机调度
最短寻找时间优先(SSTF)
选择调度处理的磁道是与当前磁头所在磁道距离最近的磁道
优点:性能强于先来先服务算法
缺点:容易产生饥饿现象
扫描算法(SCAN)
在磁头当前移动方向上选择与当前磁头所在的磁道距离最近的请求作为下一次服务对象,只有磁头移动到最外侧磁道的时候才能往内移动,移动到最内侧磁道的时候才能往外移动,因此也叫电梯算法。
优点:寻道性能好,可以避免饥饿现象
缺点:对最近扫描过的区域不公平,访问局部性方面不如FCFS和SSTF好
循环扫描算法(c-SCAN)
磁头单向移动,回返时直接回到起始端,而不服务任何请求
LOOK与C-LOOK
在SCAN与C-SCAN算法的基础上规定了查看移动方向上是否有请求,如果没有就不会继续向前移动,而是直接改变方向(LOOK)或者直接回到第一个请求处( C-LOOK)
减少磁盘延迟时间的方法
交替编号
具体做法:让编号相邻的扇区在物理上不相邻
原理:读取完一个扇区后需要一段时间处理才可以继续读入下一个扇区
错位命名
具体做法:让相邻盘面的扇区编号“错位”
原理:与“交替编号“的原理相同。“错位命名法“可降低延迟时间
磁盘地址结构的设计
理解为什么要用(柱面号,盘面号,扇区号)的结构
理解为什么不用(盘面号,柱面号,扇区号)的结构
原因:在读取地址连续的磁盘块时,前者更不需要移动磁头,由于柱面号/磁道号相同,只是盘面号不同,因此不需要移动磁头臂。只需要激活相邻盘面的磁头即可
磁盘的管理
磁盘初始化
低级格式化:磁盘分扇区,为每个扇区采用特别的数据结构(头、数据区域、尾部组成),头部含有一些磁盘控制器所使用的信息
进一步格式化处理∶磁盘分区,对物理分区进行逻辑格式化(创建文件管理系统),包括空闲和已分配的空间及一个初始为空的目录
引导块
计算机启动时运行自举程序,初始化CPU寄存器、设备控制器和内存等,然后启动操作系统
组局程序通常保存在ROM中,在ROM中保留很小的自举块,完整的自举程序保存在启动块上拥有启动分区的磁盘称为启动磁盘或系统磁盘
坏块
无法使用的扇区
对于简单的磁盘,可以在逻辑格式化时(建立文件系统时)对整个磁盘进行坏块检查,标明哪些扇区是坏扇区,比如:在FAT表上标明
处理方式
简单磁盘:手动处理,对坏块进行标记,程序不会使用
复杂磁盘:控制器维护一个磁盘坏块链表,同时将一些块作为备用,用于替代坏块(扇区备用)
参考文献
本文是b站王道考研操作系统视频的学习笔记,另外很感谢cen6667同学的给出的课程ppt和思维导图,下路是相关参考链接